我看phD_威廉·詹姆斯 phd octopus-程序员宅基地

技术标签: 生活  编译器  scheme  教育  工作  blog  思维美文  

摘要: 前段时间看了一下这些关于 PhD 的负面信息: 一个专门反对读 PhD 的 BLOG 叫“100 Reasons NOT to Go to Graduate School”(下文简称“100个理由”) 哈佛大学教授 William James 的“The ...

前段时间看了一下这些关于 PhD 的负面信息:

  1. 一个专门反对读 PhD 的 BLOG 叫“100 Reasons NOT to Go to Graduate School”(下文简称“100个理由”)
  2. 哈佛大学教授 William James 的“The PhD Octopus”(写于 1903 年)
  3. 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系博士 Philip Guo 写的书“The Ph.D. Grind”(描述他的 PhD 生涯)
  4. 专门讽刺 PhD 生活的系列漫画“PhD Comics”(PhD Movie 拍得很烂,不要看!)


它们都向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PhD 到底还值不值得读?作为一个读了十多年 PhD,周转了三个大学(清华,Cornell, Indiana),仍然没有毕业的人,我想提出一点我的独家见解,并且对他们其中的某些内容提出一些看法,希望对后来人有所启发。


1. 我是什么?


在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前,我想先说明的问题是,我对此有资格发言吗?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我已经比一般人看透了很多的东西,所以对此我不需要再谦虚。


很多人发现我还没有毕业的时候,想到的的首要问题是:“王垠,你在干什么?为什么还没有拿到 PhD?怎么一篇 paper 都没有发表?”有时候看到以前的同学都当了教授,或者成为了某公司的总工程师,我也问我自己这个问题,我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我也曾经被各种虚浮的标准所困惑,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在走向何方。可是当我发现自己能在两个星期之内不看书不看论文,独立得出并且“消灭”某些“深奥”的领域20多年的所有研究成果的时候;当我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猜出”并且实现整本整本的经典专业著作的内容的时候;当我在十几分钟之内浏览完某些偶像级人物的博士论文,并且知道它们其实什么也没说的时候;当我轻而易举的看透某些顶尖专家耍的小把戏,发现他们其实看不到事物本质,只会制造吓人的术语的时候;当我不再对“逻辑”或者“类型”之类的术语感冒,看到一个新的“逻辑”或者“类型系统”就知道它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时候;当我发现自己的导师已经跟不上我的思维,并且试图拿他自己都不明白的术语来“镇压”我的时候;当我在12个星期的实习期间,从无到有的设计和实现了 Google 一个小组的资深程序员需要好几年才能完成的项目的时候;当我发现很多人的论文深度还不如我的 blog 的时候;当我一眼就看出某些世界级大公司设计的“新语言”其实完全是扯淡的时候;当我不再崇拜任何偶像,不再拿图灵奖或者别的什么奖当回事的时候;当我认识到 Church,Kleene,图灵,冯诺依曼,维根斯坦,Frege,Russell, Godel 的思想的本质,并且开始思索它们的局限性的时候,…… 我明白了自己是什么。我就是我,一个自由而强大的灵魂,他在与世界的虚假标准的战斗中胜出。他已经不再需要博士学位,因为博士的头衔其实已经不再能衡量他。这个虚浮的世界,不再有资格给他贴上任何标签。短短十年的时间,能到达这样的境界,还真的很值。


William James 在他的 The PhD Octopus 里提到,读 PhD 的有两种人:1.非常聪明,以至于其实不需要 PhD 的人。2.一般聪明,所以需要“PhD”来给自己一个标签的人。我是哪一种人呢?我的情况其实比较特殊。简言之,在 IQ 方面我属于第一种人,但是在 EQ 方面我比较弱,所以一直被这个世界以它的各种肤浅的标准衡量着,蒙蔽着,以至于以为自己是第二种人。可惜的是,我的世界,现在我已经不会再被你欺骗了,不用再企图蒙蔽我。

我一直不确信自己是否应该作出这样判断,一直怀疑自己是否错了,是否太自傲。我试图保持谦虚,却往往因为这种谦虚被人误解,以至于怀疑我的能力,以至于让没有资格评价我的人和规则来左右我,以至于让半壶水响叮当的人在我面前炫耀。谦虚是一种美德,但是诚实更加重要,谦虚过了头就变成了虚伪。我必须对自己诚实,展现真正的自我,不再把别人对我的看法当回事。


有人也许误解了我,认为我一味鄙视自己待过的学校和公司。而其实我并不会因为别人学识不行就鄙视他们,正好相反,我对他们相当友好。我鄙视的其实是狐假虎威的精英主义分子。越是因为自己出身名校或者效力业界巨头就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人,越是容易被我鄙视。把名校和大公司的名字挂在嘴边,说明他们其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个人价值,所以被我瞧不起也理所当然喽。我也很讨厌卖弄术语的人。使用偏僻的术语,往往说明他们并不理解这些术语的内涵。真正理解这些术语的人,往往会直接使用它们的内涵,而不是它们的名字。



2. PhD 是否仍然有价值


好了,说出了心里话。现在让我来谈谈很多学生关心的问题:PhD 是否仍然值得去读。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我并不觉得本文开头列出的对 PhD 的负面评价,是完全客观公正的。虽然它们的某些看法是正确的,但是里面也含有一些片面的,目光短浅的东西。


简言之,我对此的答案是:读 PhD 这个过程仍然可能有价值,但是 PhD 的头衔,其实没有什么价值。下面我来详细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


首先,为什么读 PhD 这个过程仍然可能有价值?那是因为你能利用它来学到精华的知识。注意,我说的只是“可能”,而不是“肯定”有价值,因为有很多因素决定了 PhD 的学习是否有价值。一个很显然的事实是,本科的教育不会教给你深入的知识,因为几乎所有大学(包括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都是填鸭式的。本科生心里想的,只不过是通过考试,提高 GPA,所以他们一般只能学到皮毛。硕士,不过是本科的一点点延伸而已。读硕士的人往往急功近利,只是为了找到一份稍微好点的工作。只有 PhD 学生由于有专门的导师指导,而且需要好几年才能毕业,所以在客观上他们有可能静下心来学会真正的东西。


可是一个有价值的 PhD 阶段,却是来之不易的。有非常多的因素决定你是否学到真东西:

  1. 一个有真知,而且愿意分享真知的导师。事实上,除非你是神童,你只有直接从人那里才会学会真知,而不是从书籍或者论文。最深刻的知识,往往不是通过书籍或者论文传播的,而是通过人直接口授。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人类的自私。刚入行的学生往往会高估本领域的“顶尖专家”们的学识和品德,以为看了牛人写的“经典著作”就可以得到真知。可是其实呢,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他们往往不会把最核心的直觉和想法写进书籍和论文里,而只是把一堆复杂的符号,公式,定理,证明写进去,让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现象在数学,逻辑,和计算机科学里面尤为常见。打个比方,这就像写了程序之后不把源程序给你,而只是编译后的二进制代码。得到这种“二进制知识”的人,永远也不会看透这些复杂的符号背后其实有着非常简单的想法。数学和逻辑的书很难看懂,就是这个原因。拥有真知的人,却不一定在牛校,所以你需要放宽视野。我在 Cornell 的时候很郁闷,因为教授们往往写一黑板公式,却没有透露一点点直觉和想法。有一天当一个教授写满了两黑板的证明之后我问他:“你证明了这个定理的正确性,可是我想知道这个定理本身是怎么想出来的。”他说:“你问这种问题有什么意义吗?我告诉你它是正确的,那就够了。只有非常聪明的人,花很多精力才能想得出来这样的定理。”后来到了 IU,却发现有个教授上课时轻松的道出了这个定理的由来。然后我才发现,原来那个 Cornell 的教授其实只是照本宣科,还咋呼人。
  2. 自己的努力。那么什么样的人会向你分享所有最精辟的思想呢?没有人。自古以来,所有的武林高手都会对自己的门徒留一手。而高深的学者与武林高手的作风其实惊人的相似,就连我最尊敬的 Dan Friedman 教授也不例外。他自己知道的东西,比他提点大家的东西要多很多,可是他不会全都说出来。这就是为什么上过他的课的人的对他评价不一。我对他有非常高的评价,因为我认为他的点拨加上我自己的努力,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可是也有人对他的评价是“我什么也没学到,因为他根本没有教我们!”IU 的另一个世外高人 R. Kent Dybvig,他的 Chez Scheme 编译器里有很多没有发表的机密。毫不客气的说,这个人比起“龙书”,“虎书”或者 LLVM 的作者,造诣都要高很多。但是他是如此的“超然物外”,以至于他根本不屑于让人知道他的想法。他只用很酷的眼神告诉你:“你被打败了。”只有当你拼命去想,快接近答案的时候去试探他,他才会透露给你一点点线索:“你的方向是对的。”仅此而已!所以自己的能动性和努力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机遇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道理。


找对导师,自己努力。如果做不到这两点,那么就不要盲目的进入 PhD。否则那“100个理由”里面,可能有90个都会出现!这两点里,第一点特别困难。因为在这个谣言横行的世界,再加上本科生毕业生经验的缺乏,很难说清楚谁是有真知的人。一般人的做法就是看名气,但是这往往是错误的。所以除非你在本科阶段已经深入的了解了导师,否则恐怕最好的做法是先去工作几年,把自己的生活安顿下来之后,再慢慢研究 PhD 的事情。这样还有另一个好处:因为自己有了经济的保障,你会在师生关系的心理上占据一些主动。因为你随时可以走人,所以教授们不会以为你可以被“任人宰割”。另外一个经验就是,在进入博士学习以后,要多方面考察,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不妙就撤,找对前进的方向,节省精力和时间。

那么为什么 PhD 的头衔其实没有价值呢?因为 PhD 不再存在于光辉的迷雾里。这个社会在进步,它知道每年有多少 PhD 毕业,它知道绝大部分的 PhD 到底是怎么拿到的。这个年头,笨蛋也能从名校拿到 PhD,只要你会“混”。PhD 不过是个游戏而已,这是非常真实的事实。“你的 PhD 做了什么?”现在几乎每一个雇主都会问这个问题。他们往往会实际的考察你做的东西对他们有没有价值,而不是只看你的头衔。所以没有作出有价值东西的人,即使拿到了 PhD,也不会有很大的发展,甚至不如本科生。 

3. 美国大学的现状 

《 100个理由》已经指出很多我要说的东西。其中有一些重复的话题,也有一些片面和错误的看法。那么美国大学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经历过两个美国大学,一个常青藤联盟的名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立大学。见识了顶尖的专家学者以及其它顶尖名校的博士。现在我想我可以做出一个比较全面的总结了。

  1. 本科应试教育。上过“新东方”的人都被蒙蔽了。所谓的西方批判性思想(critical thinking),其实在美国是非常缺乏的。美国其实是一个非常“河蟹”的社会。在美国大学里,你很少见到直抒己见的人。美国没有 BBS,没有愤青,每个学生都是沉默的羔羊。学生怕老师,怕分数,是普遍的现象。大家都只关心 GPA,而不是得到真知。我曾经对教育很热心,试图教给他们一些真东西,可是到头来都觉得很浪费表情。因为他们只会在作业快要提交的那天来找你,而且只是想套出题目的答案。不管是 Cornell 还是 IU,还是别的什么世界名校,都是一个样。
  2. 没有深入讨论。“100个理由”提到,同领域的人,都是竞争者,这一点都不假。每一个有点想法的人,都怕自己的想法被别人“偷走”。每一个没有自己想法的人,都想从别人那里偷一点过来。所以结果就是,厉害的人绝对不会在发表论文之前把真实的想法透露给别人。因为他们所关心的,是让这个想法被冠以自己的名字。不管是你的同事,或者领域里的顶尖学者,其实都一个样。如果你很坦率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这个人可能会打击你的信心,说这个想法其实已经有人做过了。等你对自己的想法失去了兴趣,他却悄悄的把你的想法以他自己的名义发表。这种勾心斗角的现象,我经历过或者听说过好几次,所以我现在都不跟人说真实的想法了。核心的想法自己留起来,衍生出来的“二等品”甚至“三等品”才公开出来。当然这样不利于学术发展,但是我也没有办法。
  3. 信息不平等。美国大学的研究生很少直言不讳的评价一个教授的学识和人品,一是怕这些话传到教授耳朵里对自己不利,另外他们不想让你抢走他们的教授。所以当你选择导师的时候,不能轻信任何人的评价,因为他们一般都只会对你说“他是大牛啊。好厉害!”我有一次就是凭直觉觉得一个教授的研究是在扯淡,可是因为别人告诉我他很牛,所以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在跟他做了一段时间研究之后才完全的确信,他确实就是在扯淡。这种学生之间的信息不通,造成了很多博士生对研究的迷惑。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教授之间的信息通道却是非常畅通的。每隔一段时间,系里都会召开一次全体教授会议,讨论各个学生的进展情况。当然某个教授对你有意见的话,肯定会毫不留情的说出来。所以你看到了,这种信息流通上的不平等,造成了学生们在战略上的被动。学生群体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团结,充满内斗的被压迫阶级。
  4. 近亲繁殖。如果你想得到真知,那么就去找拥有真知的人,可是真知不等于“仕途”。如果你想在美国大学里找到职位,那么你必须得拼命进入“牛校”,因为只有从那里才能进入这种“学术关系网”。同一个导师的学生,往往能打成一团;而那些导师的死对头的学生,想法再好我们也要嗤之以鼻。IU 这种无名之辈,里面的教授一个个不是哈佛就是 Princeton 或者 MIT 毕业的,所以你可以看到 PhD 已经多到了什么样的地步。进了牛校,不管你最后落到什么样的导师手里,只要你肯做苦力,硬着头皮毕业了,将来一般都能在学术界混下去,就这样永远的混下去。如果无知的同事,违心的夸奖,肤浅的论文,无聊的会议,急功近利的学生,超长的工作时间,能带给你快乐的话,何乐而不为呢?
  5. 发表,发表,发表。“100个理由”提到人文学科的会议以及论文的泛滥,其实在科学界,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界,也是一样的。全世界都是一样的。我一月份的时候参加了一次本领域最顶尖的会议:POPL(Principles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我不得不说,里面一半以上的论文其实都是废话,但是很多打着像“逻辑”一类的旗号来吓唬人。其实会议的基本用途,就是方便人们打广告,拉关系,找工作。比如,我在这会议上就遇到好几个早已毕业的博士在找工作。还在校的博士生们也紧张的忙着向前辈们显示自己。思想的交流?其实很少。所以我对这个领域的会议其实已经失去了兴趣。计算机界顶尖的理论领域都如此,其他的领域肯定就更加扯淡了。我现在看的论文,好多都是出自100年前的大师们。可能也只有他们,才会无私的透露出真实的想法。因为那个年代的学者是很穷的,不被人重视,所以也没有什么动机发表废话。
  6. 政治斗争。一个领域的研究进行到一定的阶段,所有根本性的理论都已经被发现,又不想宣告解散。剩下的日子怎么活呢?没有办法,只好把旧的想法贴上新的标签拿出来兜售喽。或者提出一些“等价”的,却没必要存在的概念。只要有人把你捧起来,你就可以创造新的“领域”,召开新的会议,成为这个领域的头面人物,甚至得到领域里的最高荣誉(比如图灵奖)。所以最关键的事情就是如何推销你的“新想法”,以及如何巧妙的附和别人的想法。有时候即使你的想法其实没有价值,也会有人来支持你。因为这些人都知道这个道理,把你捧红,然后他们也方便沾光了。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在几天的探索后发现,某些领域20年来的成果几乎完全没有价值,或者被另一个简单的想法完全的超越,它却能继续组织专门的会议。真正简单而深刻的想法,真是少之又少。


那么《100个理由》里面有哪些是错误的呢?我可能想不起所有的,这里只暂时提出几点:


  1. 博士生在学校的地位。关于这一点,《100个理由》有很多误导。其实博士生在学校的地位比起本科生和硕士生,可以说是相当高的。有些本科生喜欢作出一副“大爷相”或者“顾客相”,但是只要你够狠,他们就会服服帖帖的。你控制了他们的成绩,所以他们实际上是怕你的。至于本科生给我的 evaluation,我从来就没看过。只要你研究好自己的东西,学校根本不把本科生对你的评价当回事,因为你对学校更有利用价值。当然,大部分本科生还是友好的。
  2. 朋友很少。读博士到了一定境界,你自然不会再期望有很多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你的境界会让你有所选择,不会再与喜欢低级趣味的人做朋友。所以其实这是一个优点,《100个理由》把这作为读博的缺点,可以说是黑白颠倒了。
  3. 婚姻,家庭。《100个理由》的作者大概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他经常提到这些东西说:“你的大学同学已经在这些方面超过你。”其实他没有看到的是,这些没有上 PhD 的同学们,他们的“成人生活”其实很可能并不那么幸福。人活一辈子难道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吗?结了婚,生了孩子,买了房子,又能怎么样呢?现代发达国家的人们,越是受教育程度高,越是富裕,越是懒得结婚生孩子。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它们很少给人带来快乐。相反,它们几乎总是给人带来烦恼,让人老得更快。
  4. 孤独。《100个理由》指出读 PhD 会非常的孤独,可是他并没有理解“高处不胜寒”的道理。每一个聪明的人都会不被人理解,都会孤独,这是不可避免的,不管读不读 PhD 都一样。而且一个人单独做一些事情,并不会感到孤独。孤独来自于对“交流”的期待。如果没有这种期待,那么也不会有孤独。比如我小时候总是一个人玩得很开心,自己有一个大木头箱子,里面装满了我从各处捡回来的“宝贝”。那时候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过孤独,因为我并不期望有人跟我交流。其实,读 PhD 的时候如果积极参加活动,还是会有朋友的。学校的各种俱乐部,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总之呢,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了。人类的愚昧是无止境的,学术界也难幸免。PhD 的头衔对我来说其实已经无关紧要了,因为我已经掌握了一些最核心的思想,足够让我可以藐视整个整个的领域。我其实也没有必要待在学校里,因为它已经不再能教给我新的东西,而它的官僚主义让我厌烦。我仍然在这里,是因为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和我想做的事情。有一句名言说,去摘最高处的苹果吧,因为你随时可以得到那些低处的。我仍然没有发现我能到达的最高点在哪里。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90e82f01017zhn.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shuzjd/article/details/7900910

智能推荐

ECS框架学习(Entitas)入门_ecs框架 entitas-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6.2k次。公司要求使用ECS框架经行开发,没办法只能自己学习了。记录一下学习过程。框架的含义可以去其他地方查看,我这里写一点我的理解(新人,不对请谅解)。ECS即Entity-Component-System(实体-组件-系统) 的缩写。它做到了行为、数据分开,Component存数据。Entity用来就是由各个Component组成。System用来经行他们中间的通信。对于网上或者官方说速度更快、更容..._ecs框架 entitas

vars()函数用法-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1.5w次,点赞10次,收藏35次。python内置函数。vars() 函数返回对象object的属性和属性值的字典对象。vars([对象])当函数不接收参数时,其功能和locals函数一样,返回当前作用域内的局部变量。当函数接收一个参数时,参数可以是模块、类、类实例,或者定义了__dict__属性的对象。#作用于模块>>> import time>&a_vars()

vue中实现文字超出横向滚动_el-pagination超出屏幕-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4.3k次,点赞3次,收藏14次。vue中实现文字超出横向滚动marquee组件<template> <div class="marquee-wrap" ref="marquee-wrap"> <div class="scroll" ref="scroll"> <p class="marquee">{{text}}</p> <p class="copy" ref="copy"></p> </div>_el-pagination超出屏幕

web.config/app.config敏感数据加/解密的二种方法-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59次。一.利用代码加解密usingSystem.Web.Configuration;//加密web.Config中的指定节privatevoidProtectSection(stringsectionName){Configurationconfig=WebConfigurationManager.OpenWebConfigurat..._app.config代码加解密

记录一个诡异的bug-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4k次。我擦,进到XXXXController的261行看了一下,发现是successPage里面的请求http方法报错,竟然进入到了successPage方法,我以为根本没进去呢。完了,完全没有想法了,我以为是天宫的问题,/ai/oa/meetingtran...这个路径找不到,就把整改项目的/oa/请求路径都去掉了,也不好使。我把这个successPage地址,加入到OA测试环境‘智能中心’那个应用,点击‘智能中心’跳转,跳转回successPage,也是不好使。我擦我擦我擦我擦,学习了。

Spring Boot:@EnableAutoConfiguration和@Configuration的区别_@auto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2.3k次。SpringBoot提倡通过annotation来进行bean的配置,现在spring-boot里面常用的两种创建bean的方式有@EnableAutoConfiguration和@Configuration两种方式。@Configuration方式Spring Application在启动的时候,@ComponentScan注解会扫描包(路径可以指定,默认的情况下就是这个目录所在的包开始扫描),当扫描到@Configuration注解以后,就会初始化这个类下面所有加了@Bean的方法,并初始化这个_@auto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随便推点

如何从零开始实现TDOA技术的 UWB 精确定位系统(1)_uwb_tdoa-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1.1k次,点赞28次,收藏24次。这是一个系列文章,将向你介绍如何从零开始实现一个使用TDOA技术的 UWB 精确定位系统。重要提示劝退说明Q:做这个定位系统需要基础么?A:文章不是写给小白看的,需要有电子技术和软件编程的基础Q:你的这些硬件/软件是开源的吗?A:不是开源的。这一系列文章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文章中我会介绍怎么实现UWB定位系统,告诉你如何克服难点,但不会直接把PCB的Gerber文件给你去做板子,不会把软件的源代码给你,不会把编译好的固件给你。我不会给你任何直接的结果,我只是告诉你方法。_uwb_tdoa

各种常见报错汇总_vs未经处理的异常怎么处理-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10w+次,点赞2次,收藏13次。Visual Studio解决办法:报错原因:堆栈溢出,可能是定义的某个变量太大而没有修改栈保留大小所至。本人的问题是用ege画图的时候定义的地图面积太大导致。解决方法:项目→属性→链接器→系统→堆栈保留大小→设置成一个比较大的数并应用。即可完美解决,如果还没解决可能是设置的不够大。其实真正应该修改的是你的代码,问题就出现在为什么会有栈溢出问题,很简单,显然是数组或者开辟的指针空间太大!所以,解决办法就是将大数组定义在main()外部当作全局变量,全局变量放在数据区,空间足够使用。或者写在mai_vs未经处理的异常怎么处理

各大OJ网站的用途及利与弊-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770次,点赞25次,收藏18次。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我的工作成果,在各个网站搜集了资料,再加上我个人的一些见解,历经半年时间,终于写出这篇博文。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如果你不知道选用哪个网站进行OJ学习的话,可以认真阅读哦。这些是常见的OJ网站,如果有别的建议,可以留言,我有空的话会回复。

申请代码签名证书-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865次,点赞33次,收藏17次。代码签名证书也是数字证书的一种,其主要作用是对可执行脚本、软件代码和内容进行数字签名的数字证书。代码签名证书用于验证开发者身份真实性、保护代码的完整性。用户下载软件时,能通过数字签名验证软件来源,确认软件、代码没有被非法篡改或植入病毒,保护用户不会被病毒、恶意代码和间谍软件所侵害。使用代码签名证书,您可以保证签名者的身份和软件的完整性,这可以防止在下载和安装软件时出现警告。代码签名证书是软件开发人员用来签署其软件、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代码的数字证书。它使用公私密钥基础设施(PKI)将实体绑定到公钥和私钥。

NOIP提高组历届真题(1997~2018)_noi1998提高组题目-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2.3k次,点赞2次,收藏7次。上次发了NOIP普及组真题,这次发一波提高组。还是有些难度的先上快捷查看键: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上具体题目,难度,以及年份P1003 铺地毯 NOIp提高组 2011 普及-P1005 矩阵取数游戏 NOIp提高组 2007 提高+/省选-P1006 传纸条 NOIp提高组 2008 高性能 普及+/提高P1011 车站 NOIp提高组 1998 普及-P1012 拼数 NOIp..._noi1998提高组题目

美国在线计算机硕士项目,优弗留学美国留学计算机硕士学校分析-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185次。今天优弗留学小编想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美国留学读计算机硕士学校的难度分析,有想要去美国留学读计算机硕士的同学有没有对相关的院校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呢?话不赘述,有需要的同学赶快和优弗留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难度五颗星1.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的计算机系申请时只能申请M.S.E. ,M.S.E.是两年的项目,需要完成论文。但研一下学期,可以申请转到Master of ...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相关标签